多长时间能卖掉生意
一般说来,一个生意平均要半年时间才能卖掉。当然也有运气好的,可以很快卖掉。 多长时间能够卖掉生意,取决于很多方面 总之,做了卖生意的决定,就要充分准备。准备包括心理准备,人员准备,生意本身的准备等等。祝您好运。
上个月一个咖啡店连锁生意交易失败,原因是这个Franchisor出一个新加盟协议出了三个月,让买家信心大受打击所以决定退出。这个Franchisor肯定是些问题的,不过他给出的一个理由是加盟生意管理细则出台7月1日开始执行,所以他不得不小心谨慎。最近Lockdown事情不多,我决定研究研究这个细则到底有啥变化,让他有生意都不敢接。 加盟生意近年来广受诟病,很多人谈连锁加盟色变,一谈franchise就吓得不行。被吐槽的问题基本集中在几个方面:收的杂费太多(marketing, legal cost, 装修)而且不透明;租约条款不清楚,进货价格不透明;程序不清楚,总感觉被骗了,等等。 根据这些痛点,政府还是做了点实事的,算是亡羊补牢尤未晚矣。加盟生意管理细则(Franchising Code of Conduct)修改,2021年7月1日生效,详情请见官网链接 Franchising code of conduct | ACCC。这里我们就把修改更新的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下,不管对于Franchisor还是Franchisee都会大有帮助。 1.在提供Franchise agreement和Disclosure Statement之前,必须先给加盟者提供Information Statement,Key Facts Sheet还有租约。这个Information Statement,基本是一个警示文件,告诉你作为加盟商有哪些权利义务,有哪些风险。Key Facts Sheet基本就是一个简化版的Disclosure Statement,Franchisor要披露他是谁,有哪些生意纠纷,现在和过去的加盟商都是谁,能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给加盟商,运营这个生意要支付哪些钱,协议到期后怎么处理等等。有这些文件就能让加盟商先心里有个数了。 2.有关花钱方面的问题,一个是legal cost,一个是marketing fund,一个是significant capital expenditure, 这三点要求明确清楚,并预先在disclosure statement里规定好。有关于legal cost,只有是在协议里提前规定好的,并且有明确金额显示的,是有关于加盟协议准备、谈判和执行的legal cost才能由加盟商支付,糊里糊涂一张发票发来是不可以的。有关marketing fund,请注意不只是advertising,而marketing的定义更广泛,而且marketing fund是要被监管的,需要由fund的监管人准备财报的,要仔细说明花在哪些了,是否得到大多数加盟商同意了;需要设立专门的银行账户来管理marketing fund,这有点类似于trust account了;管理不好是要被罚款并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就是significant capital expenditure,尽管没有规定什么叫significant capital expenditure,但是很明显花大钱必须要大多数franchisee事先同意的,而且怎么花以及花了有什么好处都要说清楚的,这对加盟商也变成是一个确定性的东西。 3.有关租约和其他收益的披露责任。主要关于两个方面,一是租约一是供货折扣。Franchisor必须提供原租约,如果从租约中得到了什么额外好处必须披露给加盟商。有的Franchisor拿了房东的装修补贴或者其他有关租约的租金回扣但是没有告诉加盟商,现在明确是不可以的。还有就是供货这方面,因为加盟协议的供货限制,加盟商可能只能从总部采购一些产品,但是如果这个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影响了他们的竞争力,这个交易就是不公平的;更不用说总部拿着供应商的回扣不给加盟商,自己吃的饱饱的,让加盟商累死累活的挣不到钱,这也是不合法的。 4.有关争端解决机制的问题。一是根据加盟协议条款由双方内部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可以申请政府机构(Australian Small Business and Family Enterprise Ombudsman)提供第三方调解,调解不成可以申请仲裁,仲裁不成就只能上法庭了。政府是变成行政仲裁的裁判了,大家都知道上法庭费时费钱,如果有政府调整仲裁就简单好多了。另外一点就是,加盟商就同一个问题可以由多个加盟商申请一起调解仲裁,费用由双方共同承,有点群殴的意思。 5.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和有效性的问题。这个政策从2021年7月1日开始执行了,但是如果有争端的话,即使在此之前签署的加盟协议也是适用的。而且franchisor需要在2021年11月1日前更新disclosure statement,并且每年财年结束后四个月内都需要更新,好大的工作量好大的责任啊。 看完这些监管新规定,我是倒吸一口凉气,想靠招加盟赚钱太难了。现在明显是把franchisor放到了一个比较弱势的位置,对加盟商的保护非常充分。以前经常听到有些老板生意刚做还没做怎么样就想着要招加盟,以为招加盟就像上市一样以后就可以躺赢了,现在看这真是完全不切合实际。 如果您没有麦当劳肯德基这个管理水平,没有真正好的产品和服务标准,没有搞明白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的时候,还是别想着招加盟这事了,这钱不好赚啊。这事就像现在管公寓建造商一样,当一个builder责任太大了,还不如就造一个小house挺好的。您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小生意得了,可以自己多开几家,也可以和别人合伙,但是招加盟这事还是要慎重啊。 对于想做加盟商的朋友们,有这么充分的法律保护着,会有更多的安全感,以后和总部说话气也会粗多了。不过不管是啥生意,不管政府怎么保护,生意就是有风险。加盟生意归根结底也是有风险的生意,依靠自己少靠别人,苦练内功提高水平,才是最终解决之道。
做生意买卖可以接触不同背景和种族的人,涉及很多文化冲突和思维习惯的差别,蛮有意思,愿意和大家来分享。 我的生意买卖双方以及房东和律师涉及各个族裔和背景,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中国人,也有别的族裔比如韩国印度人西亚人希腊附近的,也有本地的老白人。包括中国人内部南方北方人,新来到澳洲的新移民,还有来的比较早的华人,尽管文化背景类似,但是情况也是千差万别。 比如说大家普遍认为北方人比较爽快直接,不好的就是比较粗糙;南方人比较细腻,有时候容易绕弯子;福建人很能干,但是有点抠门;希腊人鬼点子多,不好打交道;韩国人爱认死理,脑子比较直接,等等。 横向来比,同是华人,同是有着共同中华文化传统的人,来到澳洲时间不同,行为方式也是不同。来的早的人比较容易信任人,比较有安全感,但是生意视野受到限制;最近来的新移民生意思路宽广,但是容易不接澳洲的地气,总是想套用国内做法来澳洲做生意,引得老华人嗤之以鼻,很是不屑。 我来到澳洲时间不长不短,比较愿意听大家讲故事,愿意琢磨,比较愿意给不同的人和稀泥。往功利了说是希望找到大家的利益共同点,不影响生意买卖的交易,至少别急扯白脸的伤了和气。抛开生意来说,我也希望人与人相处能做到求同存异,不要以自己的背景和经验来要求别人,judge别人,甚至居高临下的指责别人。举一个例子,老华人容易说新华人不懂规矩,不相信人,总是算计怕吃亏。这时候我就会说,国内商业环境就是这样,肯定也是习惯了,只要这个人不算计对方,听得去道理,懂得共赢,咱们就慢慢沟通,要以理服人。 不管哪来的中国人,或者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做生意来说本质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希望互相尊重,坦诚相待,互利双赢。 移民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既然来到这里就是要摆正位置,放平心态,能沟通的沟通,不能沟通的就躲远点。但是如果你要做生意,就在商言商,提高点容忍度,不能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我就是这么要求自己的,谁让自己做这行呢。实在心里不高兴,就写几句发发牢骚,或者找朋友喝酒发泄一下。
上周四中智生意中介的director Barton Cha先生接受邀请并参加了CBA 和悉尼大学商学院举办的Asian Businesses in Australia Report 研讨会。报告清晰的指出亚洲移民对澳洲经济增长的重大贡献。研究人员还解释了其跨国商业运营系统在创造新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潜力。我们都为能成为澳大利亚亚洲背景的商界人士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澳大利亚多元的文化构成丰富了整个澳大利大社会,对商业的竞争是非常有优势的。这给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而更好的了解来自不同背景的商业伙伴。同时,靠近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和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亚太地区也有利于澳大利亚企业发展。 据统计亚洲血统的人——尤其是中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越南人、韩国人和斯里兰卡人——占澳大利亚人口的 17%。每天,通过我们与澳大利亚企业的众多联系,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的亚洲企业为我们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此外,通过其独特的商业运营系统,他们同时也成为了澳洲经济和亚洲经济的宝贵枢纽。 ——– Tim Browne from CBA 该研究给出了一些明确的观点,如下所示。 这些资源产业对澳大利亚对亚太地区的开放贡献最大。亚太地区的供应链是澳大利亚资源出口到全球市场的垫脚石。 相比北美和欧洲经济价值链,澳大利亚更深入的融入了亚洲经济价值链。区域经济动态推动并整合到复杂的区域价值链中。 以往以资源为主导的传统合作模式转变为朝着新行业多元化发展,并且把亚洲市场的强项知识和技术转化回澳洲。新一代的亚裔企业家他们正在他们的祖籍国家寻找机会,力求开拓国际化合作例如制造业、数字化产业和电子商务。 移民外来企业家拥有较低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语言障碍已经是过去的时代。澳洲的亚裔现在教育水平非常高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创业之前已经获得了专业或管理职位的企业工作经验。 他们依赖于成熟并且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和他们在亚洲的合作伙伴交流。 他们可以帮助澳大利亚企业实现产品、服务、供应商、技术和市场的多样化,这将提高澳大利亚经济的整体开放性和弹性。 更多咨询及原文请参考 asian-business-banking-report.pdf (commbank.com.au)
澳大利亚作为老牌的投资移民国家,一直都备受全世界投资者的青睐。澳洲不仅有着良好的教育,还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拥有其永居身份,还可以享有很多国家的免签优势。 7月8日上周五悉尼时间下午5点,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投资移民生意买卖线下交流会。冬季虽冷,却也阻挡不了来宾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在此让我们来再次感谢主办方和各位的莅临! 本次活动主要由两位业界专业人士分享:Barton和Jake(文末附个人介绍)。到场的来宾纷纷表示参与分享会后收获颇丰,专家们的经验丰富,可以1V1快速解答。 活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重点内容回顾! 生意买卖流程 首先是由Sinosmart中智商业的Barton CHA为我们带来的生意买卖环节。 Barton为大家介绍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如何能够在澳洲购买生意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如何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利益,从而来实现移民成功,生意成功双丰收! 生意类别及分析 其次,Barton讲到了在澳洲经营生意的法则。澳洲其实会比较保护小生意的经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海外投资者选择在澳洲投资的一个原因。 那么常见的生意类别有哪些?中国人经常会购买的有餐饮、零售、批发、酒店等。Barton详细的分析了其投资金额和回报率等内容给大家,在场的来宾听得可是津津有味! 投资移民合规性 接下来是由TopSelect企嘉留学移民的Jake ZHENG为大家带来的投资移民合规性的分析。 分析中着重强调了一个时间节点,2021年7月1日,这个时间前后有不同的变化(如果您的188A是在7月1日以后获得的NSW提名,在转888A的时候需要强制雇佣2名本地员工)。 Jake强调:申请转888签证时,不仅要满足移民局的要求,同时也要满足州政府的要求!其他需要满足的就是合规投资的6大重要元素了! · Visa Eligibility · Business Activity · Personal and Business Assets · Management of Business · Successful Business Career · Business in Regional 本次分享会原计划是一个半小时,但是因为大家的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的问问题,最后,我们延长了一个小时,尽可能的解决到场来宾的疑问。希望大家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最后,感谢本次参加由Sinostart中智商业和TopSelect企嘉留学移民联合举办的线下交流会,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在此祝大家移民顺利,生意兴隆,生活愉快。 主讲人 Sinosmart Business中智商业Barton CHA (查亮) 曾经服务于Ray White悉尼生意中介和美国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等知名企业,有超过二十年的销售市场经验,且自己从商多年,熟悉中外商业文化。Barton CHA时刻以客户利益为中心,他具备销售,公司管理,项目管理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中英文双语沟通能力和出色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他愿意为澳州本地华人买家,来自中国的海外投资者和投资移民申请人寻找合适的商业投资机会,为您在澳州的全新生活助一臂之力。 TopSelect企嘉留学移民创始人Jake ZHENG Jake是专业澳洲留学移民规划师、澳洲太平绅士、注册移民代理、注册会计师和使馆认证留学规划师,他曾为北京新东方集团级优秀教师、北京海淀区优秀讲师、CCTV中央5台广告配音。从事澳洲留学和移民业务近十余年,协助上千位客户,获得商业移民、家庭移民及各种移民。 主办方介绍 中智商业成立于2015年,主要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堪培拉客户,特别是华人客户提供生意买卖以及商业物业买卖的中介服务。秉承着专业诚信的精神,注重数据,真实全面地呈现生意情况,帮助买卖双方达成公平的交易。中智生意中介既关注本地华人的生意买卖需求,也向新移民提供有关生意买卖的商业咨询服务,并可以推荐与生意买卖相关的会计法律及商业投资移民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一站式解决客户需求。 TopSelect企嘉留学移民以出国留学资讯、留学职业规划、留学申请、留学签证、澳洲移民业务为核心,是本地知名度较高的华人咨询服务类机构。创始至今,已为广大中澳客户提供澳洲各类移民及签证的资讯,办理及后续增值服务。TopSelect企嘉留学移民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累计及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解决了众多疑难签证和复杂案例。
Exciting News! The 2-million Herbal Tea business we brokered has been successfully settled. Throughout the business brokering process, we’ve been committed to achieving the best outcomes for both our clients – the vendor and the buyer. Our Approach: Honesty and Conservatism: Honesty is our greatest asset. The buyer who secured this deal was genuinely impressed […]
We’re excited to share the successful settlement of two recent deals involving small businesses—a charming café and a bustling Chinese Deli—both operating in the food industry. In today’s challenging economic climate, we recognize the immense difficulties faced by small business owners. While many have managed to survive the pandemic, the toll on their mental and […]
Our business broker, Travis Du, successfully settled two café business deals in May. With over 20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local and global industries, Travis possesses diverse qualifications that allow him to combin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design, the intricacies of construction, the practicalities of hospitality, and the business acumen […]
Carlingford Global Art is an esteemed art and painting training school with a strong reputation in Australia. Despite its established success, the business encountered challenges during the transaction due to external factors and market conditions. However, with the dedicated involvement of our business broker, David Huang, who maintained consistent communication with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
Bill Gates famously observed that “people overestimate what they can do in one year and underestimate what they can do in 10 years.” For Barton Cha, the director of Sinosmart Business Brokering in Sydney, the last decade has been one of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Coming to Australia in 2013 with his wife, who held a working […]